五月五慶端午,五月初一起!紫錦扶身,正炁周匝,五毒避散,百病不侵!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形成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就有農曆五月五日人們防避蛇虫鬼魅、防病防疫的記載。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

端午采藥,飲雄黃、沐蘭湯、佩香囊等,都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實可算是傳統的醫藥衛生節,是古時疾病、毒蟲盛行的節日。

1. 驅邪避瘟,健康防護
古人認為五月為“毒月”,佩戴香囊可抵禦“五毒”(蛇、蠍、蜈蚣等),護佑平安。根據現代醫學研究,草藥中的揮發成分(如艾草中的桉油精)可抑制細菌、驅趕蚊蟲,契合夏季防病需求。
2. 養生保健
艾草葉含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可驅寒祛濕、抗菌消炎;白術可增強免疫力;石菖蒲可益智醒神;辛夷花可祛風散寒通竅、宣肺通鼻;雄黃則可解毒殺蟲。
3. 傳統文化象徵與情感傳遞
長輩贈予孩童香囊,寄託“避災安康”的願望;戀人互贈則象徵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