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廟文旅

永康普明禪寺

永康普明禪寺

位於浙江永康臥龍山太平水庫旁禪修福地,依山傍水景緻幽幽。古剎禪韻香火延綿,已有數千年歷史;寺院悠久歷史與永康本土人文歷史相輔相成,文韻積淀深厚;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陳亮在其讀書成名,果敢有才氣的北宋政治家胡則在廣慈寺僧舍讀書、文風數代傳承,極代名僧極代。

永康普明禪寺

位於浙江永康臥龍山太平水庫旁禪修福地,依山傍水景緻幽幽。古剎禪韻香火延綿,已有數千年歷史;寺院悠久歷史與永康本土人文歷史相輔相成,文韻積淀深厚;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陳亮在其讀書成名,果敢有才氣的北宋政治家胡則在廣慈寺僧舍讀書、文風數代傳承,極代名僧極代。

永康廣慈寺

永康廣慈寺

廣慈寺原名大悲寺,位於浙江省永康市方岩山,建於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歷史上廣慈寺佔地約三千餘平方米,由大殿、禪房、經樓等組成。大殿前、中、後三進,畫棟飛甍,簷牙交啄,氣勢雄偉,雕飾富麗,寺內共有佛像220尊。

永康廣慈寺

廣慈寺原名大悲寺,位於浙江省永康市方岩山,建於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歷史上廣慈寺佔地約三千餘平方米,由大殿、禪房、經樓等組成。大殿前、中、後三進,畫棟飛甍,簷牙交啄,氣勢雄偉,雕飾富麗,寺內共有佛像220尊。

鰲峰巖寺

鰲峰巖寺

鰲峰巖寺始創於明朝,據《長樂縣志》記載,明崇禎丁醜進士錢肅樂「曾托跡於三寶、西石、鰲峰、東林諸跡,所至賦詩」,並在此隱居講學,以後就此建寺。

鰲峰巖寺

鰲峰巖寺始創於明朝,據《長樂縣志》記載,明崇禎丁醜進士錢肅樂「曾托跡於三寶、西石、鰲峰、東林諸跡,所至賦詩」,並在此隱居講學,以後就此建寺。

武夷山濟龍廟

武夷山濟龍廟

武夷山濟龍廟位於武夷山市星村鎮巨口村下漈自然村,武夷山國家公園251環帶公路傍。武夷山14個正式登記開放的道教場所之一。老殿所供奉的主神是鳴山大帝(由東晉名將石敬純的事蹟演化而來)和當地閩山道派的諸神。

武夷山濟龍廟

武夷山濟龍廟位於武夷山市星村鎮巨口村下漈自然村,武夷山國家公園251環帶公路傍。武夷山14個正式登記開放的道教場所之一。老殿所供奉的主神是鳴山大帝(由東晉名將石敬純的事蹟演化而來)和當地閩山道派的諸神。

南嶽衡山鐵佛寺

南嶽衡山鐵佛寺

鐵佛寺建於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年)、重建於1914年,原名報國寺,因寺內原有大鐵佛而得名,1938年周恩來、郭沫若來衡山佛寺時曾在寺內用餐,郭作詩《鐵佛會見》。因戰國時期《甘石星經》中「變應璣衡」而得名,頂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相傳由火神祝融鎮山。景區由半山亭、南天門、祝融峰、忠烈祠、西區、梵音古道、南嶽大廟7大區域組成。

南嶽衡山鐵佛寺

鐵佛寺建於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年)、重建於1914年,原名報國寺,因寺內原有大鐵佛而得名,1938年周恩來、郭沫若來衡山佛寺時曾在寺內用餐,郭作詩《鐵佛會見》。因戰國時期《甘石星經》中「變應璣衡」而得名,頂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相傳由火神祝融鎮山。景區由半山亭、南天門、祝融峰、忠烈祠、西區、梵音古道、南嶽大廟7大區域組成。

深圳弘法寺

深圳弘法寺

於1983年開始籌建,1985年本煥長老親自灑淨動工,1992年6月主體建築基本完成。自籌建至今二十五年以來,弘法寺伴隨著深圳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完善和發展,連續多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寺院。是一座年輕的佛教寺院、充滿希望的菩提道場,最具活力的都市叢林。

深圳弘法寺

於1983年開始籌建,1985年本煥長老親自灑淨動工,1992年6月主體建築基本完成。自籌建至今二十五年以來,弘法寺伴隨著深圳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完善和發展,連續多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寺院。是一座年輕的佛教寺院、充滿希望的菩提道場,最具活力的都市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