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九月九重陽節,也是媽祖飛昇日,祈福許願保平安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是媽祖飛昇成神之日。
早期台灣移民從福建等地唐山過台灣,有黑水溝之稱的台灣海峽風浪海相相當危險,往來船隻通常會隨行供奉海神媽祖以保平安。

雖然年代久遠,專家學者有不同說法,但一般認為媽祖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九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誕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沿習成俗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農曆九月初九媽祖得道昇天之日。
民間說法:在媽祖成神日前往祈福,如遇流年不利、運勢低迷、心有所願、祈望消災解難,不少人會在九月九日這天特別向媽祖祈福許願。

將媽祖的“飛升”解釋為“慶賀”,並非是對死亡的忌諱或美化,而是基於一種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和生命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理解為什麼媽祖飛升誕是吉祥且值得慶賀的:
1. 本質不同:“飛升”與“死去”是兩個概念
在世俗觀念中,“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終結、分離和消亡,因此是悲傷的。而在道教和民間信仰的神仙體系中,“飛升”或“羽化”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生命形態的最高級轉化和昇華。
· 從人到神: 媽祖原名林默娘,原本是一個凡人。她的“飛升”意味著她從一個血肉之軀,經過一生的修行和積德行善,功德圓滿,超越了凡人的局限,轉化為一種更高層次的存在——神。
· 空間的轉換: 她不是“死去”而消失,而是“飛升”到天庭,位列仙班,從一個地方保護神(莆田湄洲)升級為具有無邊法力的海神、全國乃至全球華人敬仰的天上神明。她的職能和影響力不是變小了,而是無限擴大了。
所以,飛升日是媽祖 “成神”的紀念日,這當然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偉大日子。
2. 功能的昇華:從有限到無限
作為凡人的林默娘,她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在一定範圍內救苦救難。而飛升成神之後:
· 她無處不在: 她不再是湄洲島上的一個女子,而是可以隨時響應所有航海者、信徒祈禱的萬能神明。她的靈性遍及四海,護佑著所有在海上奔波的人們。
· 她法力無邊: 作為神明,她可以“顯靈”,可以分身,擁有更大的力量去平息風浪、拯救危難。
因此,對於信眾而言,飛升不是失去了一個“好人”,而是迎來了一個更強大、更永恆的守護神。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慶倖和感恩的喜事嗎?
3. 慶典的意義:感恩與聯結
媽祖飛升誕的慶典其核心意義在於:
感恩與紀念: 信眾們通過盛大的儀式(如廟會、巡遊、祭典),來表達對媽祖捨己為人、功德圓滿的一生的感恩和紀念。他們慶祝的是一位偉大神明的誕生
重申信仰與祈求護佑: 慶典是一種集體性的信仰行為,它強化了信眾與媽祖之間的精神聯結。在慶祝中,人們再次確認媽祖的存在和神力,並祈求她繼續賜福人間、保佑平安。
社區凝聚與文化傳承: 這一慶典也是社區團結的紐帶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傳遞著慈悲、勇敢、扶危濟困的媽祖精神。
總結來說,將媽祖飛升誕視為“慶賀”,是因為在信仰的語境下,“飛升”是超越“死亡”的。它不是一場悲傷的告別,而是一場輝煌的加冕。它標誌著媽祖從有限的凡人生命,躍升為無限、永恆的神明存在。信眾慶祝的,正是這種終極的圓滿、神能的獲得以及永恆護佑的開始。這正是媽祖飛升誕吉祥意義的根本所在。
